短文网

短文/随笔/诗歌/散文/心情/作文/唐诗/宋词/故事/成语/日记/语录/哲理

李长在:戴铎之死是自找的

康熙两废太子,太子的位子出现了空缺。太子只有一个,皇子却有一群,于是上演了九王夺嫡。皇四子胤禛并不占优势,但他善于韬光养晦,使用阴阳两手,终于由弱胜强,脱颖而出,胤禛变成了雍正,皇子变成了皇帝。

胤禛夺嫡成功,背后有高人指点。

二月河的小说以及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雍正王朝》,着力塑造了邬思道这个智囊人物。邬思道的确为胤禛登基立了大功。其实,还有一个人,论水平论贡献,都不逊于邬思道,这个人就是戴铎。

戴铎是雍王府的藩邸旧人,职位很一般,只是干点杂役。但这个人讲政治,有眼光,有手腕,对胤禛忠心耿耿。

在九王夺嫡愈演愈烈之际,戴铎给胤禛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分析了宫廷斗争的形势,为胤禛出谋划策,堪称戴铎的《隆中对》。

戴铎首先分析了宫廷大势:“皇上有天纵之资,诚为不世出之主;诸王当未定之日,各有不并立之心”。皇上英明,太子未定,诸王各怀鬼胎。此时需要谨小慎微,处处小心。在皇帝面前,“不露其长,恐其见弃,过露其长,恐其见疑”,深了浅了都不是。而弟兄们之间,“此有好竽,彼有好瑟,此有所争,彼有所胜”。各有各的心思,各有各的门道,谁都没有必胜的把握。

面对这样的形势,首先要处理好父子兄弟之间的关系。“孝以事之,诚以格之,和以结之,忍以容之”。就是要低调做人做事,包容忍让,广结善缘,要警惕枪打出头鸟。

除了处理好父子兄弟关系,还要在朝堂宫内,广施恩泽,收买人心。尤其是皇上身边的人,更要刻意留心。“见面之际,俱加温语数句,奖语数言,在主子不用金帛之赐,而彼已感激无地矣”。见面多说好话,又不让你破费,何乐而不为呢?“至于各部各处之闲事,似不必多于与阅也”。朝中的大事小事,少管为妙,管事少,就少犯错误,少得罪人。

在广结善缘的同时,要暗地里培养自己的人。“加意作养,终始栽培”,“俾在外者为督抚提镇,在内者为阁部九卿”。从中央到地方,都有自己的亲信,一旦有事,就能如臂使指,一呼百应。

戴铎还特别提出,主子要洁身自好,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良好形象,不要贪污腐败。“不贪子女玉帛,天下可反掌而定。况主子以四海为家,岂在些须之为利乎?”以后天下都是你的了,还在乎这些绳头小利吗?

戴铎所言,正中胤禛下怀,可以说不谋而合。而且胤禛确实是照此行事,确实是如愿以偿。照理说,大功告成,论功行赏,戴铎应该是封候拜相了吧?

恰恰相反。雍正登上皇位,刚腾出手来就收拾戴铎。先是给他封了个小官,稳住他,然后就不断找茬,最后干脆找个理由把他杀了。

戴铎亏不亏?亏。但这也是他咎由自取。他把老皇帝和皇子看得很准,唯独看雍正看走了眼,这叫知彼不知己,知进不知退,善于谋事不善于谋身。雍正何许人也?那是个大政治家,心狠手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搞阴谋,耍手腕,你戴铎还嫩点儿!

本来,胤禛争夺皇位蓄谋已久,早有定策。戴铎上书直指病灶,等于他心里的小九九被戴铎一眼看穿,大阴谋家遇上个小阴谋家。有这么个对自己知根知底的小人在他身边,早晚是个祸害,他不杀你他杀谁?

胤禛收到戴铎的信,假惺惺地在信上批示: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但我没这个心,对皇位不感兴趣,不要再说了。这个戴铎就是太聪明了,他一下子就看出胤禛是言不由衷,自以为得计,接二连三上书十道,句句话都说到胤禛心窝里。胤禛越来越紧张,这小子太厉害,绝不能留!我估计胤禛早就有杀戴之心。如果胤禛当不上皇帝,戴铎尚不至死;一旦胤禛登上龙位,戴铎是必死无疑!

最可悲的是戴铎自我感觉始终良好,对悄然逼近的杀身之祸浑然不知。能保住小命就不错了,他竟然还敢邀功请赏,得寸进尺,不断讲条件,提要求。尤其可笑的是,雍正让年羹尧监视他,他还把自己的上书与雍正的批示拿给年羮尧看。这就叫作死作死,不作不死。他逼着雍正杀了自己。

随机推荐:
儿童游泳初学者装备套装 实木床童床 古代汉语词典第二版 精油按摩 全身 意大利签证 白色毛衣 孔雀苗 休闲裤女宽松百搭直筒 学生 狗毛梳 宝宝夜灯 内衣女薄款大胸显小 无钢圈 鲍师傅 辅食书 女裤夏季薄款 九分 裙子 连衣 夏季 酷开 小兵人 按摩贴 电动 震动 夜视望远镜 夜间 高清 男童三件套西装套装 更多精选文章>>>

本站由EMLOG强力驱动

本站使用慈云数据中国香港服务器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本站纯公益性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